大众的厢式车阵容在欧洲已经非常齐全,覆盖了从紧凑型城市轻客到全尺寸电动多座车的各个细分市场。如今,这个家族有望迎来新成员——一款更小型的电动多功能MPV,旨在重振这一在主流市场中几近消失的车身形式。
这家德国车企目前的阵容包括紧凑型Caddy、基于福特平台的Transporter、自主研发的Multivan以及纯电动的ID. Buzz。而很快,这些车型中可能会加入一款尺寸更小、纯电驱动的新选择,来接替老化的途安。
过去十年间,SUV几乎在欧洲市场上取代了MPV,消费者用更高的离地间隙换掉了滑门设计,传统多功能MPV几乎销声匿迹。尽管如此,大众似乎认为家用厢式车仍有市场,尤其是在中国等地,这种车型依然广受欢迎。
据英国《Autocar》报道,内部消息称大众最近重新评估了一些原有的MPV概念车,以纳入新车型的早期规划。其中就包括2016年CES上首次亮相的Budd-e概念车。基于大众MEB电动平台打造的Budd-e,当年就试图将经典设计元素与前瞻技术相融合。
Budd-e车身长4,597毫米,比标准轴距版ID. Buzz短了115毫米,却比第二代途安长了70毫米,恰好落入紧凑型MPV细分市场。这样的车身尺寸既能保证宽敞的乘坐空间,也不会在城市街道中显得过于笨重。
得益于扁平化的电动车地板和短前后悬,Budd-e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有望超越途安。它那受老式微型巴士启发的车身轮廓,不仅增添了怀旧气息,更最大化了可用空间。滑动后门的设计也进一步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,而设计师在座椅布局上也会有更大发挥余地。
更重要的是,这款紧凑型电动轻客的定价将低于美国市场起售价约为6万美元的ID. Buzz,主要面向家庭用户和出租车队。《Autocar》将其描述为“一款朴实无华、高实用性的电动车,配备滑动后门,日常使用舒适便捷”。
目前,该款MPV尚未获得大众高层的最终批准,仍处于开发早期。如果项目获批,量产时间可能会向2028年靠拢。底盘平台的选择将取决于上市时间:它或将在现有MEB架构基础上做升级,或直接采用即将推出的SSP平台。
此外,大众还计划终结ID命名策略,回归更为熟悉的车系名称。因此,如果这款车型最终落地,不排除它再次以途安之名亮相——只是这回动力源自电能,而非柴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