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市民李先生怎么也想不到,从知名连锁超市买的347瓶五粮液,竟有207瓶是假货。这场看似普通的消费纠纷,揭开了超市内部管理的惊人漏洞。
事情要从2024年1月说起。李先生在华润万家超市大连星河广场店批量采购了347瓶五粮液,每瓶价格超千元,总花费达数十万元。他本是用于商务宴请和礼品赠送,直到今年7月偶然发现部分酒的包装细节异常,怀疑有假后报警。经警方调查鉴定,这批酒中竟有207瓶为假冒产品,涉案金额超20万元。
面对铁证,超市方面给出的解释是“入库时为真品,后被员工周某私自替换”。但法院审理后认为,超市作为销售方,对商品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。判决书明确指出,超市存在明知售卖假酒的情形,最终判决超市为207瓶假酒办理退款,并赔偿李先生12万余元。
“我担心还有消费者像我一样被蒙在鼓里。”李先生的担忧并非多余。近年来,高端白酒造假案件频发,且手段愈发隐蔽。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共查处酒类假冒案件1.2万起,其中商超渠道占比达17%,较2022年上升5个百分点。业内人士透露,部分不法分子会利用超市盘点漏洞,用假货替换真品,尤其是单价高、流通快的高端白酒,成为重灾区。
针对此事,大连市“12315热线”客服人员回应称,消费者若怀疑购买到假酒,可保留购物凭证和商品,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,监管部门会联系专业机构进行鉴定,确认为假货的将依法依规处理。同时,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超市展开专项检查,重点排查酒类商品的进货渠道和存储管理流程。
从知名超市买到假酒,消费者该如何维权?这场判决给出了明确答案:销售方不能以“员工个人行为”为由推卸责任。但更值得思考的是,如何从源头堵住漏洞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?你有过买到假货的经历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维权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