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曾经被视为城市发展“累赘”的废弃物,如今却摇身一变,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。
从昔日的避之不及到今日的趋之若鹜,垃圾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在过去,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。
填埋,曾是主流的处理方式,但这种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,还可能导致地面沉降、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。
垃圾焚烧虽能减量,但技术不过关时易产生剧毒物质,如二噁英,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,且致癌性极强。
因此,寻找一种既能有效处理垃圾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,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。

来自网络
转机出现在2017年,杜祥琬等院士联名向国务院上报建议,提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金山银山,可以试点用焚烧垃圾的方式供电供热。
这一建议如同一缕曙光,照亮了垃圾处理的新路径。
随后,国家政策层面开始发力,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,垃圾处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,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需求不断增长。
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,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,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。
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政策支持,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。
各地加大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,焚烧、填埋、堆肥等处理方式的市场份额逐渐均衡,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