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部和日经BP综合研究所实施了第5期新款电动车的拆解调查企划。此次的项目组选择的车是中国比亚迪(BYD)的纯电动汽车(EV)“海豹(SEAL)”。
海豹是比亚迪的全球战略车。预计2023年底引入日本市场。因此,拆解项目组决定在该车在日本上市之前从中国进口。通过拆解来调查正在进军全球市场的比亚迪的实力。
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“海豹”中型轿车,被定位于纯电动汽车的高端车型,融入了比亚迪的多项最新技术(摄影:《日经xTECH》)
全球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,比亚迪逐渐崭露头角。从2022年的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来看,比亚迪仅次于美国特斯拉排在第2位,销售了约86.8万辆。2021年的销量还是约31.8万辆,1年时间增长了两倍以上。
进入2023年以后,比亚迪的势头依然很猛。从各汽车厂商1~3月(第一季度)的中国市场销量来看,比亚迪首次超过德国大众位列第一。
比亚迪已开始进军全球市场。截止到2023年5月,比亚迪开展乘用车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9个。2022年7月宣布进入日本市场。2023年1月,比亚迪在日本推出了SUV型纯电动汽车“ATTO 3”。2022年10月还宣布涉足欧洲市场。
引入日本市场的3款车型左起分别为海豹、ATTO3、海豚(摄影:《日经xTECH》)
与日本和欧洲汽车厂商同台竞技的比亚迪,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。公开信息显示,比亚迪自产零部件的意愿强烈,采用了缩减ECU(电子控制单元)数量的电气电子(E/E)架构。其思路似乎与特斯拉接近。比亚迪是模仿者还是引领者?通过拆解调查来一探究竟。
选择海豹的原因
此次选择的拆解对象是海豹,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高端车型,融入了比亚迪的很多最新技术。
海豹的零部件配置图此次的拆解调查选择了四驱版(4WD)(数据来源:《日经xTECH》根据比亚迪的资料作图)
比亚迪的优势之一是电池。比亚迪原本就是电池制造商起家,创立于1995年。目前,比亚迪也是全球份额排名靠前的车载电池制造商。海豹配备了比亚迪的最新电池,被称为“刀片电池”(Blade Battery)的磷酸铁锂(LFP)电池。磷酸铁锂类电池具有热稳定性高、循环寿命长的优点。尤其是纯电动汽车,驱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功率,热稳定性十分重要。
磷酸铁锂类电池的安全性更高,但与锰类和三元类电池相比,能量密度较低。为了弥补这一点,刀片电池将细长扁平形状的电池单元作为1个结构零部件,直接嵌入电池组内。
除电池外,比亚迪还开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——驱动马达、逆变器、ECU等。使用这些主要零部件,比亚迪自产了将8个单元合为一体的“八合一”型电动驱动桥,并安装在了海豹的后轮端。
具体来说,八合一的电动驱动桥内嵌入了驱动马达、变速箱、逆变器、车辆控制器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DC-DC转换器、车载充电器、电源分配单元(PDU)。
海豹采用比亚迪的EV专属平台“e平台3.0”。特点是整合了刀片电池和底盘。目的是改善空间利用率,弥补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特点。最终,空间利用率比上一代“e平台2.0”增加了约50%。